哪些气体属于温室气体?
温室气体指的是大气层中自然存在的和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能够吸收和散发由地球表面、大气层和云层所产生的、波长在红外光谱内的辐射的气态成分。
温室气体的作用是指能使地球表面变得更暖,类似于温室截留太阳辐射,并加热温室内空气的作用。这种温室气体使地球变得更温暖的影响称为“温室效应”。
地球大气中最重要的温室气体有水汽(H2O)、二氧化碳(CO2)、氧化亚氮(N2O)、甲烷(CH4)和臭氧(O3)等。这些温室气体有些是由于自然过程产生的,还有许多完全由人为因素产生。由于水汽及臭氧的时空分布变化较大,因此在进行减量措施规划时,一般都不将这两种气体纳入考虑。《京都议定书》将六氟化硫(SF6)、氢氟碳化物(HFCs)和全氟碳化物(PFCs)也定为温室气体。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6年发布的《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包括的温室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六氟化硫、三氟化氮(NF3)、五氟化硫三氟化碳(SF5CF3)、卤化醚(如C4F9OC2H5、CHF2OCF2OC2F4OCHF2、CHF2OCF2OCHF2)。
根据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国家标准《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GB/T 32150-2015),列入的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和六氟化硫与三氟化氮。因此,一般情况下,我国工业企业进行温室气体核算时,只需对这七类温室气体进行核算。
我们常说的碳减排、碳核查、低碳等术语中的碳,是二氧化碳的简称,实际上指的是温室气体。因为温室气体种类很多,各种温室气体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不同,为便于比较,采用二氧化碳对气候的影响为基准,根据各种温室气体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大小折算成等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当量),因此,这些概念中的碳即指温室气体。
为什么要实施碳减排?
碳排放的持续增加,将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大陆。同时会造成: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等,因此,碳减排刻不容缓,成为全世界的共同行动。
科学家预测,如果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按现在的速度继续发展,到2050年全球温度将上升2~4℃,南北极地冰山将大幅度融化,导致海平面大大上升,一些岛屿国家和沿海城市将淹于水中,其中包括几个著名的国际大城市:纽约、上海、东京和悉尼。
受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威胁最大的是几十个小岛屿国家,部分国家可能在未来全部被海水淹没。所以,在全球气候大会上,其他国家关注的是经济、资金、发展问题,小岛屿国家关注的是生死存亡问题。
全球地表平均温度近百年来(1906~2005年)升高了0.74℃,预计到21世纪末仍将上升1.1~6.4℃。
我国气候变暖趋势与全球的总趋势基本一致。据我国气象局发布的观测结果显示,我国近百年来(1908~2007年)地表平均气温升高了1.1℃,自1986年以来经历了21个暖冬,2007年是自1951年有系统气象观测以来最暖的一年。近50年来中国降水分布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西部和华南地区降水增加,而华北和东北大部分地区降水减少。高温、干旱、强降水等极端气候事件有频率增加、强度增大的趋势。夏季高温热浪增多,局部地区特别是华北地区干旱加剧,南方地区强降水增多,西部地区雪灾发生的概率增加。近30年来,中国沿海海表温度上升了0.9℃,沿海海平面上升了90mm。
对农牧业的影响:农业生产不稳定性增加;局部干旱高温危害严重;因气候变暖引起农作物发育期提前而加大早春冻害;草原产量和质量有所下降;气象灾害造成的农牧业损失增大。
对森林和其他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东部亚热带、温带北界北移,物候期提前;部分地区林带下限上升;冻土面积减少;全国动植物病虫害发生频率上升,且分布变化显著;西北冰川面积减少,呈全面退缩的趋势,冰川和积雪的加速融化使绿洲生态系统受到威胁。
对水资源的影响:近20年来,北方黄河、淮河、海河、辽河水资源总量明显减少,南方河流水资源总量略有增加。洪涝灾害更加频繁,干旱灾害更加严重,极端气候现象明显增多。
对海岸带的影响:近30年来,我国海平面上升趋势加剧。海平面上升引发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海岸侵蚀,损害了滨海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典型生态系统,降低了海岸带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和海岸带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引起的海温升高、海水酸化使局部海城形成贫氧区,海洋渔业资源和珍稀濒危生物资源衰退。
如果任由温室气体排放,将给人类造成不可挽回的灾难。因此,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成为人类的共同行动。
全国服务热线:【15244289576】
全国服务热线:【15165428330】